loading...
曾智华,资深传媒全面手。退休前为香港电台节目创作总监。八十年代开始获选最受欢迎节目主持,直至2014年退休为止。随即“转跑道”,专攻慈善活动及变身KOL。目前每天浏览其Fan Page “Luke Sir 曾智华”者,数以十万计。近年著作包括《快乐退休》及《有盈退休》。
半世纪以来香港人心目中的四大才子:金庸、黄霑、倪匡、蔡澜,终于全部上天堂了。
香港人公认的四大才子,天堂再会。
我何其有幸,也曾与四位前辈交往(绝不敢称是朋友!),肯定他们是心术超正的君子(老友,个别“才子”心术未必正的!),兼且,全部愿意提携后辈,也有着顽童性格,古灵精怪爱玩,故此,与之相交,绝不会闷,吃喝玩乐之外,也得到颇多人生启发。
80年代时,我也曾与四大才子交往,佩服位位的才情与胸襟,真君子也。
其实,四位皆是哲学家,想领略?易,找他们经典作品重温啦,肯定令你心灵满满。
四位看似嬉戏人生(金庸私下非常幽默),其实,对工作对事业百分之一千认真,绝不苟且。
例如蔡澜,约任何人,也例必准时,多会早到。他曾教小弟:“这是对人的起码尊重!约定地方,早点到,可到处逛逛,可悠闲喝杯茶,心情松弛愉快,如此,约会就有一个良好开始,尤其谈合作,成功机会高得多!”
蔡澜喜欢轻松说笑,但对守时与守信,绝对执着,乃小弟榜样。
对生命长短,位位早豁出去,倪匡有句名言:“我绝对不怕死,只怕痛。”
另外,蔡澜与倪匡生前有同一意愿,死后绝对不要任何殡仪或追悼仪式,总之,要消失就消失。年前倪匡如是,这次蔡澜也如是,火化后才将消息公告。
这个方式,小弟很喜欢,亦会采纳,因凡到殡仪馆听人哭哭啼啼,颇感不安。如今科技先进,要“再见”一个人,大把相片及录像可以重温,且多是最美好的一面,相比睡在棺材内供瞻仰遗容,化到纸公仔款那样难看,实在绝无必要,亦会留下不太理想的记忆。
蔡澜与倪匡对自己的离世设计得一模一样,说消失就消失,谢绝任何仪式。我也决定如此。
昨晚与老友聊四位,大家互问,若要相比,哪一位最被香港市民怀念呢?当然,位位会长活港人心中,但若要数最受怀念最不舍的,应是黄霑。霑叔著名放荡不羁,但他留下的歌词及曾为香港人带来的欢乐,没有人会忘怀。故此,当年政府大球场的追悼会,万人空巷,全部自发到场,我有幸当时是一分子,没有悲伤,只有感谢,感谢上天曾赐给这个小岛一位旷世奇才,透过歌词,以简浅的哲学启迪人生,也令人更能体会什么是香港情。
四位的才华爆发于香港最自由、最奔放、创作空间最澎湃的年代,故能尽展所长,透过文字及歌声,将香港软实力带到一个极高层次。
今天,不少港人日怨夜怨一切已经不再了,因昔日的自由大幅消失了,很多人和事也不再有趣了,故此闷闷不乐。
我的看法,生命本来就不是平坦大道,也没有人承诺过什么玫瑰园,心态应是煮到一起了就吃,勇于面对,怨天怨地改变不了现实,只会伤身伤心。
记住,快乐时,要快乐!境由心生,将眼光放远点,多接受新事物、认识新朋友。
蔡澜早早看化,忠告大家:(一)境由心生,勿靠任何人!你认为快乐就快乐、痛苦就痛苦,神仙也帮不了你;(二)太快决定命运(自己及香港?),以后漫长日子怎么过?快把眼光放远点,多认识新朋友、新事物吧!
Photo:图片由作者提供
《经济通》所刊的署名及/或不署名文章,相关内容属作者个人意见,并不代表《经济通》立场,《经济通》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个自由言论平台。